市应急管理局强化责任落实,要求各县区、本钢及相关企业按照分片包干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全面落实防汛监管责任,各级驻矿驻库责任人和值班人员要立即到岗,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要加强信息的沟通报送,遇有重大险情和灾情要在第一时间向市应急管理局报告。
地下矿山突出对位于河流、湖泊、水库、山区附近存在水患、山洪等灾害威胁矿井进行实时监控,认真落实地面防洪、井下探放水等各项安全措施,加强采空区和地表沉陷区的管理和监测,严防透水、淹井等事故的发生。
露天矿山重点抓好防滑坡、防垮塌和防泥石流工作,强化采场边坡和上山道路边坡的监测监控,及时处置危岩、浮石、边坡松动等安全隐患。
排土场重点抓好内外截洪沟等排洪设施的汛前检查、维护、疏浚以及下游泥石流拦挡设施的汛期巡查和及时修复等工作,切实加强排土场平台沉降变形及周边山体地质情况的监测监控,严防垮塌、泥石流事故发生。
尾矿库要降低库内水位,增大调洪库容;要检查尾矿库排洪设施、干滩长度、安全超高是不是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尾矿坝主坝、副坝、拦水坝是不是真的存在沉降、位移、坍塌、沼泽化等情况。 “头顶库”要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巡查,遇暴雨停止排尾放矿。当全市启动二级响应时,协助有关部门快速组织坝下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
市应急管理局还成立了5个督查组,发现防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矿山企业存在非法违法生产作业行为的,将予以全市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对9座头顶库313户781人进行了全部转移;对37座井工矿山实行停产,664人全部升井;41座生产露天矿山全部停产,撤出人员和设备。
抽调2000名精干警力 组成15支抢险救援分队 全市公安机关积极防御强降雨恶劣天气
面对今年最强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恶劣天气,全市公安机关周密部署、严密布防、严阵以待,抽调2000名精干警力,组成15支抢险救援分队,随时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为做好这项工作,市公安局制定下发了《本溪市公安局应对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方案》,成立了防汛工作指挥部,组建了抢险救援、交通疏导、通讯保障等10个工作组,层层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防汛工作高标准落实。从8月11日开始,市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分兵把口、各司其职,按照职责分工,带头深入一线督导检査,指导推动防汛工作。各分县局和相关警种部门负责同志在岗在位、靠前指挥。
在防汛抢险准备方面,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市局巡特警支队组建200人防汛突击队,配备专业抢险车辆7台、冲锋舟2艘、救生筏4个、救生衣1300余件,负责区域警戒、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治安、社区警务、经文保组织各分县局会同气象、水利、民政等有关部门,全面排查整改辖区低洼地带、危险住房、学校、医院、旅游风景区、车站码头等各类场所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特别是对小型水库、尾矿库、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及中小河道、矿山安排专人值守,如果出现险情,要及时处置,确保安全。交警部门全警动员、全警上路,针对全市35个低洼路段、5座危险涵洞,设立警示标牌并派驻警力、车辆就近值守。治安部门提前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停止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及时督促旅游景区停止相关游乐项目,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群众、游客和重要物资、爆炸危险品的疏散转移工作。各分县局、派出所积极努力配合地方政府,组织风险点排査和群众安全转移工作,确保一旦形成灾害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市消防救援支队重视台风动态,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准备——采取超常措施 时刻处在良好备战状态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消防救援支队重视台风“利奇马”路径动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积极部署防汛工作,采取超常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各项准备工作。
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格外的重视、迅速响应,成立了抗洪抢险应急救援指挥部,加强与市防汛指挥部、应急、气象、交通等部门的沟通,随时掌握汛情动态信息,全面启动社会救援联动机制。制定下发了《本溪市消防救援支队防汛抗洪应急救援工作预案》,划定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危险区,明确重点防护部位、预警信号、防汛重点人群分布、转移路线和避险场所。
为做好救援工作,市消防救援支队根据洪涝灾害等级,组建了11个抗洪抢险小组、1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和1支抗洪抢险分队,共计132人。前期,针对水域徒手救援、冲锋舟驾驶救援和孤岛救援等薄弱环节,他们邀请蓝天救援队开展为期20天的水域救援培训,培训指战员共计150人次,有效提升了指战员水域救援能力。
市消防救援支队还储备充足的油料、食品、帐篷、急救药品等遂行保障物资,协同社会相关救援力量共调配冲锋舟2艘、橡皮艇6艘、雅马哈挂机5部随时做好救援准备,配备救生衣、抛投器、水域漂浮绳、救援绳、水域救援干式、湿式衣、铝合金钩环、救生圈等器材装备200余件(套),及时对装备器材进行了全面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时刻处在良好的备战状态。
据悉,市卫健委在汛期之前便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综合演练,提高防汛应急能力。全市各县区医院、市中心医院等8家市级综合医院、市卫健中心,均围绕防汛防疫卫生应急工作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和演练。10支医疗卫生机构的救援队伍、7支卫生防疫队伍,共220余名卫生应急救援队员参加,通过模拟洪涝灾害现场救援、卫生防疫、疾病预防与控制、环境卫生监督检测等内容,全面检验了应急处置能力。
全市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全部进入临战状态。目前,市级组建了11支卫生应急救援队和卫生防疫队(其中,市中心医院2支、本钢总医院1支、市疾控中心1支、金山医院、铁路医院等其他医院7支);6个县(区)分别建立了包括卫生防疫在内的救援队,每支队伍保证10人;保证应急车辆20辆,各救援队都准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药品和必要的物资和装备;市卫健中心也为灾后防疫准备了必要的设备、物资和药品。
本溪满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部署防汛防台应急保障工作,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辖区重点企业、饮用水源地等开展风险排查,指导企业做好风险防范与抗台工作,确保县域环境安全。
桓仁满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通过QQ群、微信群、政务微博等信息发布渠道,向各镇街道环保所和企业发出环境警示,同时全面部署应急人力和物资准备,启动台风期间值班制度,开展环境监管重点部位风险排查。平山区生态环境局全力以赴做好台风期间环境安全监管工作。针对台风可能带来的环境安全风险隐患,管理人员对辖区内辽宁海德制药有限公司、本溪家佳科技化工有限公司、本溪华宇木业有限公司等具有安全风险隐患的风险点进行了排查。溪湖区生态环境局对本溪矿业有限公司、永发碎石厂等重点公司进行了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明山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台风过境环境安全检查,对辖区内的本溪富佳矿业和祥通石灰石矿等重污染公司进行隐患排查,重点排查了企业恢复生产及污染防治设施运作情况。南芬区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先后深入南芬污水处理厂等企业车间开展巡查,查看企业废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情况。高新区环保城管局对市华兴溶解乙炔厂、本溪锅炉集团公司、本钢钢管公司等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以及污水处理厂、涉重企业的危废堆场、污水站、污染物处理设备正常运行情况及防台应急设施进行了隐患排查。
截至8月13日11时,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出动60人次,排查企业41家,未发现环境隐患。全市环境应急保障人员、物资、车辆已全部在岗24小时待命。
8月11日全市防汛视频会议后,本溪县立即行动,对新一轮强降雨的防御工作进行了再次调度部署。连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持续深入各乡镇及灾害易发区,对人员转移、水毁情况防汛度汛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对中小河流沿岸、山洪泥石流易发区、尾矿库、井工矿山、低洼易涝地区、城镇危楼、农村险房等危险区域的人员转移情况做了再核查和防汛工作的再落实。对11处县城低洼地区、5处临近居住小区的山体挡墙、6处建设工地、2200处灯箱牌匾等薄弱环节和危险区域进行了再次排查。
截至目前,本溪县已启动全县Ⅱ级应急响应,所有县级领导、各级包保干部和重点防范区域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在各乡镇、村组做好新一轮防汛准备。县内8座中小型水库、26座水电站、34座尾矿库、11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均有专门工作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巡查。对中小河道、中小水库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值守的328名工作人员也已全部到位。全县239座桥梁已经再次全面排查完毕。
在人员转移方面,全县应转移103户、535人,截至目前,已完成转移147户、605人,新增44户、70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向全县景区景点下发了关闭通知,要求所有景区清空游客,暂停营业。
桓仁县组织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对重点防汛区域和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再排查,全县防汛重点区域51处(座),受威胁人口为144户1072人(井工矿山747人)。经排查,桓仁县城区共有9处城市内涝点,每处都安排专人值守实行重点看护。同时准备9台水泵、1台移动电源泵车(发电、抽水)、5台装载机,切实减少强降雨期间出现城市内涝现象。
该县还对高空广告牌、楼体外挂物、楼房玻璃幕墙、脚手架、楼顶广告牌等进行了全面查排,共排查城区各类户外广告、灯箱牌匾共4600余处,发现隐患10处,对存在隐患的广告牌匾已及时采取加强固定措施。
全县共检查在建及停工工地13个,塔吊33台,其中有6台毗邻居民房屋、8台临近主干道,对排查的各施工塔吊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对8台临近主干道的塔吊采取设置警戒线、封闭道路等临时交通管制措施;8月11日12时全县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停工,临时用电电源全部切断。
针对旅游景区景点,桓仁县有关部门深入景区景点督促落实景区关闭和安保措施。目前,桓仁五女山、大雅河、枫林谷等11个旅游景区景点已全部关闭,游客全部撤离,除景区安全值守人员外,各景区服务人员也全部撤离;回龙湖码头3家景区游船全部靠岸停航,大雅河景区2600只漂流船均转移到安全地带;所有景区内在建工程全部停工,相关安全措施全面落实。
全部进入实战状态。平山区启动了区防汛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和专业指挥组,18个职能工作组,涉及全区11个部门、9个街道和桥北经济开发区,所有涉关单位正在有条不紊开展工作。
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全区副区级领导干部23人,街道51人,村(社区)100人,共计174名干部全部带班上岗、靠前指挥、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信息畅通。
严格管控游客和“驴友”。这个区在平顶山森林公园步梯口等5处旅游入口的主要干道悬挂条幅,林业局安排护林员35人,在90个进山路口设岗。目前,拦截车辆5台,入山人员26人,防止“驴友”强降雨期间进山活动造成安全风险隐患和事故。
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险情,平山区大力排查低洼险段。其中,新排查出危险偏墙81处,并对所有危险偏墙上报涉关产权单位,对重点区域,相关街道和社区已做好安全警示和围档警戒。同时,对辖区内高空牌匾进行督促检查,对存在隐患立即整改。督促各街道排查高空坠物、商家广告牌匾、遮阳网和遮阳伞,做到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为了防止转移群众回流问题,这个区排值班人员24小时死守安置点。该区排查出重点安全风险隐患威胁户数90户,威胁人数232人(罕王矿井63人),目前已全部转移完毕。
备齐抢险物资。全区储备编织袋6万余条、排水泵7台,铁锹(镐)100余把以及救生绳500米、救生衣100件、冲锋舟1艘,预警手提喇叭170个、铜锣50个、手喷漆100罐、手电110个、5部卫星电线个村气象预警喇叭实现全覆盖。
全区共需紧急避险转移人口数量193户615人,截至8月13日17时,转移人员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集中安置98户360人(含井工矿山74人),自行转移95户255人,转移探亲访友人员15人,目前已落实集中转移安置点2处(香梅学校、第三人民医院),各办事处已提前准备好面包、饮料、被褥等临时安置所需的必需品。区级领导、区直部门包村负责人、各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现已全部上岗值守,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对各街道办事处的防汛值守和风险隐患点的排查工作及人员转移情况,再次进行现场督查、巡查,指导协调做好防御强降雨工作,确保各项防汛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经排查,明山区内兴隆山水库空库运行,其它3座水库全部保持在防汛限制水位以下运行,库管员进行24小时值守。辖区内8个尾矿库,4家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由企业领导带班值守,专人24小时巡检巡查,该区应急局派专人实行24小时驻矿监管死看死守,并对尾矿库防汛情况及驻矿人员监管情况做巡查,严防突发事件发生。宇航矿业、钰卓铜业、宝耐粘土矿业全部停产。除此之外,明山区城区防汛局共有险墙部位140处,采取拉警戒线、立警示牌以及条幅警示等措施,提高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城区内危房及低洼地带人员已转移到位,已由各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全面进行疏散及安置到所在办事处安置点。
连日来,该区26名区级包联领导同志,53个区直部门、117名同志全部在一线组织防汛抗台工作,区、街、村(社区)主要领导坚持一线调度、靠前指挥;区委、区政府严格落实“三个坚决追责”,强化对各街道、区直包扶部门落实防汛责任的巡查督查,开展专项督查4次,再次强化责任,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同时,该区组织全区各行业、各部门对建筑施工工地、高空悬挂物、水库河道、尾矿库、道路交互与通行、学校、闲置厂房、居民楼阳台和地质灾害、泥石流易发区等隐患进行再排查、再整改。辖区共排查出隐患37处(其中新排查出隐患11处),21处已落实整改,对剩余16处设立警示标志,全面加强巡查值守。截至目前,井下矿工65人已全部升井,东风湖等景区已完全关闭,安排专人24小时巡查“驴友”活动情况,坚决防止意外隐患的存在。
目前,全区设立防汛转移安置点15处,接纳转移人员26户、45人,投亲靠友59户、398人。27支抢险队伍、498名抢险队员全员备战,救灾和安置物资全部储备到位。并对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严密监测,进行24小时巡查和值班值守,坚决实现“两个为零,一个最低”的防汛总目标。
目前,全区27名副区级领导,37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已经深入村、社区联系点,按照市防指的要求,组织村和社区及时转移群众。区人武部和各街道武装部已经将防汛抢险队伍拉动集结,进入备战状态,防汛物资已经准备充足。
目前全区受威胁人口已全部转移完毕。目前,全区共转移160户385人(这中间还包括70名井下矿工已全部升井)。全区设置10人以上安置点共6处。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南芬区5个街道以及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国土局、区应急管理局针对全区河道周边、城区及农村危险房屋险房、尾矿库下游住户、建筑施工工地、临河农家乐等重点隐患部位进行24小时巡查和看守。已经通知学校及幼儿园全部停课。对区内3处涉河便道安排专人21小时巡查值守,一旦河水上涨,马上安排公安部门拉警戒线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
全区矿山企业已于8月13日下午全部停工停产。区内大冰沟、大峡谷两处景区下午3点已经关闭。另外,区文旅局在重点景区景点设置了台风山洪警示及告知事项,区内各景区游客下午3点前已经全部清离完。劝返游客232人,其中大峡谷149人,大冰沟72人,辽砚园11人。
本报记者 王海洋 徐佳婷 张思思 邵璇 武佳音 于佳钰 马兰 孙君 王冰凌
下一篇:16层楼房玻璃爆裂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