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1-23 13:19:36 | 作者: 输送机械
过去一百多年来,在实现了飞天梦之后,人们最为热衷的梦想之一就是空天母舰了。想想看,一艘可搭载数架小型飞机的大型飞机或者飞船出现在天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而在应对突发状况的时候,一艘翱翔天际的空天母舰的反应能力要比游弋于大洋的航空母舰快得多,巡航速度要比航空母舰快得多,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自身的生存能力要更强。而这样的幻想也出现在了许多游戏或者影视作品中,比如《星际争霸》里面的神族航空母舰,《银河护卫队》中反派指控者罗南的飞船等等。
在20世纪70年代,波音公司曾有过一个计划,那就希望将喷气式客机改装成为一架移动的空中航母。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将当时最大的波音747民用客机进行改装,最终成为可在空中投放小型喷气式战斗机的母舰。
随后,波音公司受命开始了一项内部研究,以评估将波音747改装为空天母舰的可行性。按照计划,一架改装后的波音747可以搭载10架小型战斗机,并在飞行过程中可实现对飞机的投送与回收。
▲依靠波音747客机改装为空天母舰(Airborne Aircraft Carrier,简称AAC)的相关设计方案
根据计划,利用机舱内的输送带,母舰可以以每80多秒就能投送1架飞机的速度,将搭载的所有飞机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部署完毕。随后利用绞盘,机组成员可实现对飞机的回收,飞行员则可利用补充油弹的间隙进行休息。
按照设想,这种空天母舰可以迅速部署到冲突地区,而一个由10架空天母舰组成的编队就能迅速提供百架战斗机的庞大战力。除此之外,空天母舰也可为类似B-52这样的重型轰炸机提供远程护航,在没有隐身性能这一指标的当年,空天母舰自身携带的小型战斗机能保证这些飞行缓慢的高价值目标不受敌军战斗机的侵袭。
▲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P-51D野马战斗机正在为B-17飞行堡垒轰炸机提供护航支援。
虽然这一计划看起来十分完美,但是想要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那个年代飞机的安全系数并没有现在这么高,一旦空天母舰出现了故障而坠毁,那么损失可能就是十余架飞机和多名优秀的飞行员。
与此同时,如果要如期实现回收、投送等一系列工作的线的机身,相应的装置必须要从零开始研制。同时小型战斗机也仅仅是个概念,因为当时并没有一型现役战机可以完整地塞入747的机舱内;配套的战机也需要随之开展研发工作。而冷战时期若发生冲突,美空军直接对抗的就是苏联空军。
如果要侵入苏联境内,面对最高航速可达3马赫的米格-25截击机,要研制出一种载人、兼具速度、攻击性且能适应如此狭窄拥挤的空间的战机,难度可想而知。
而就算耗费巨资和大量时间研制成功,也会面临在战场上落后的可能性。具体的例子可以借鉴印度的光辉战斗机。
而最大的问题是,空天母舰正在逐渐失去它先前预期的效果。这一态势的转变正是在越战期间,在这场战争中,诸如萨姆-2这样的空对地导弹也会对轰炸机或喷气式战斗机造成巨大威胁,美军引以为傲的B-52就曾被击落了多架。
当年美军虽然慢慢的开始秘密研制隐身科技,随后B-1B枪骑兵和B-2A幽灵隐身轰炸机的出现使得大型轰炸机极大的降低了自身被击落的可能性,但飞机制造商们不会接触到这些高级机密。他们会认为军用战机尚且如此,更不用提从民用机改装而来的空天母舰了。因此在经过一系列论证后,波音公司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
▲1972年12月23日,苏联专家正在检查一架在越南河内坠毁的B-52轰炸机残骸
虽然在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预期,但人们仍旧没放弃对空天母舰这一梦想的探索。目前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最新的X-61小精灵项目正计划将无人机依靠C-130大力神运输机进行批量投放。
这些无人机能够准确的通过任务需要搭载传感器,干扰器或者武器弹药并能由飞机进行回收或者降落到指定地点。
同时这种小型无人机无论是从成本还是效率来看都要比先前的小型有人战斗机要有效得多。而这样的举动也无疑给其他各国的集群无人机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因上周四美国与台湾方面不冷静、不理智的互动行为,9月18日起,台湾海峡上空的局势骤然紧张:
根据台湾地区“防务部门”的报告:18日当天,空军出动了4个批次、18个架次的飞机,连续突破所谓的“海峡中线”,同时还有一部分机群在台湾本岛南北前出。而在19日,空军再度出动了5个批次、19个架次的飞机,又突破海峡中线,进抵本岛西北、西南空域。
面对空军的强大压力,台湾地区空军也不甘示弱、频频出击:诸如驻嘉义的第4战术联队、驻花莲的第5战术联队、驻台中的第3战术联队等单位,装备的F-16A/B Block20、F-16V、IDF等机型这几天被台湾岛上的乡民频频拍到挂弹加油、整备出击的画面。
甚至在十九号当天还一度传出,说“两岸军机在海峡上空发生对峙”、风传台湾地区的IDF双机“遭到6架歼-16战机包夹”,引得对岸防务部门在二十号下午不得不紧急出面辟谣。
不过,辟谣归辟谣,刚在上月月中由台湾地区负责空中战役具体组织与指挥的空军作战指挥部发布的《训令》,也就是咱们之前刚刚讨论过的要求台湾地区空军飞行员“严格遵守交战规则”、不得衅自我开的规定,这下也被台空军重新进行了修改。
根据新发布的《训令》,对岸防务部门一方面继续重申了飞行员“不得首先开火”的原则,但也增加了“一旦遭到攻击,可据现地情况自主决策反击”的内容,把上一版本的《训令》中“开火须得指挥部同意”的权限给下放到了飞行员。
一句之差,对岸战术空军的决策、指挥模式,就这样从权力收紧的集中式指挥变成了实质上的委托式指挥,也的确使得两岸军机在对抗和飞行中发生格斗空战的危险上升了。
那么,咱们在多个层次上应当如何认识空军这两天在台湾海峡上空的行动呢?要让大伊万来说,其实在战术层次上没啥大不了的,在战略层次上意义也相对有限,无非是在空中进攻战役层次上还值得说道说道:
说在“战术层次上没啥大不了的”,咱们之前其实也都说过了,以目前两岸空军的装备、技术、训练对比来看,
说“个别领先”,无非是对岸在战术飞机的个别分系统上,对我军的部分机型还有那么一点优势:比如F-16V上最新装备的JHMCS II型头盔显示器和AIM-9X型“先进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尽管一共只弄到了几十枚)这两种装备,加上F-16V本身就已经具备的机动性较好的优势,可以使得两岸军机在发生个别对抗、或者由摩擦上升到近距离格斗时占据一定的战术优势。
但是,从整体趋势的角度来考虑,不管是单机战术性能,还是大多数机上分系统与航空武器的性能,亦或是飞行员的战术水平,或者是整个空中战役指挥体系、空情保障体系的作业能力,对岸空军之于空军来讲,目前基本上已经处于全面的下风,不用说这种“下风”跟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扩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18日、19日两天空军的大机群行动,在战术层面上无非是再一次确认了两岸空军在战术上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大了而已。对我们来说,这种差距其实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而对于台湾地区空军来说,可能一开始有点儿难以接受,但对新事物的接受总得有个过程。台湾地区后来不自信到传出所谓“IDF被歼-16包夹”就是这里面的一个侧写,嗯,要是再过一段时间,没准还就线包夹”的消息了。
而说空军战机的大机群行动在空中战役层面上意义颇大,主要有两点:对我们自己来说,也算是对将来可能要在海峡上空实施的空中攻势战役布势、各机群分队战术编组、空中战役进程进行了实际的演示与验证。
咱们就看18日和19日空军出动的机型好了,根据对岸防务部门统计的情况看:
18日上午,空军在台湾本岛西北空域出动了数架歼-16型战斗机,在台湾海峡上空出动了4架歼-11和4架歼-10,在东沙群岛与台湾本岛之间、靠近巴士海峡入口处出动了数架歼-16和2架轰-6K型轰炸机;
而19日空军除了继续在台湾本岛西北和东南空域使用了12个架次的歼-16战机,在海峡上空使用了2个歼-10和歼-11双机编组,在东沙群岛以东海域使用了1个轰-6K的双机编组,还在台湾海峡南部出口出动了1架空潜-200型反潜机;
当然,在使用大机群前出的情况下,不排除我军在空中攻势战役的纵深地带可能还部署有预警与指挥机、电磁测向与战略侦察机等等,但由于此次台湾地区的防空与预警系统没出现大规模干扰的现象,估计我军的战略电子战机没有出动。
但不管如何,从此次我军遂行的大机群前出来看,出动的这些飞机已经基本把我军未来的战役布势以“微缩版”演示了一遍:
有在反介入体系下实施攻势制空的机型,比如前出台湾本岛南北两翼的歼-16战机;
有区域拒止体系下实施航空制海的机型,比如前出巴士海峡的轰-6K型战役轰炸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轰-6K还带上了YJ-12反舰导弹,而且是“一挂四枚”,是空军的轰-6K首次被拍到以最大挂载量携带YJ-12这种战役反舰导弹;
有实施空中战斗巡逻、掩护海面船团的机型,比如在台湾海峡上空巡弋的歼-11和歼-10双机编组;
最后还有在己方预设换乘编波、组织上陆区域外围实施搜潜攻潜任务、阻滞第三方核潜艇突入海峡的反潜机。
总而言之,相比先前我空军靠小机群在台湾海峡上空来回往返试探、实施抵近侦察、试探台湾地区空军反应速度与空情体系的有限出击行为,此次我军在台湾本岛附近的行动算是有了一些空中战役的雏形,能够准确的看出,真到“地动山摇”的时候,我军实际作战行动将会如何进行。
而从台湾地区方面的角度来说,我军的行动实际上也是在对台湾地区空军的实力表、战力指数进行实际验证。毕竟咱们之前都曾经说过不止一次,按照美军的“空海一体战”作战规范,战前大量使用战场监视与目标指示飞机、派出电子侦听测向机等“前导性战略侦察力量”,对敌军实施ISR/ELINT作业是基本的操作,也可以被称作实施海空联合攻击的攻击征候。
对于美军来说是这样,对我们来说当然是相同,相比先前使用小机群试探的做法,使用大机群试探,可以诱使台湾地区的空情体系加到更高的战备等级、打开更多的防空雷达、派出更多的拦截机型。
而在台湾地区空军打开更多防空雷达、尤其是可能会使用作战模式、开设并启动更多机动雷达站点的情况下,我军的电子侦察机可以很方便、也非常容易组织十分高效的ELINT(电子情报)作业,足以摸清台湾地区整个防空作战战役布势。
同时,而在我军使用大规模机群前出的情况下,无疑会使台湾地区的战术空军使用大机群予以应对。实际上台湾地区空军在18日、19日两天已经这么做了,基本做到了“一一对应”:针对我军出动的每一批次飞机均派出了对应机展开识别查证,还有更多的飞机处于地面待战状态。
如果我军能够连续使用大机群进行试探,无疑会对台湾地区空军使用大机群的连续出动能力、或小拦截机群的实际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从而对实际组织空中战役时台湾地区空军战斗出动率与战斗出动强度有一个定量的分析。
总之,不管ELINT(电子情报)作业,还是试探台湾地区空军的出动能力,从组织空中战役的层面上看,对我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说完了战术,也说完了战役,从战略层面上呢?大伊万反而觉得,嗯,从战略层面上来讲,反倒没什么意思了,大家只要看看最近几天的报道和舆论导向,主要的舆论导向在强调什么,没强调什么,其实就很清楚了。
相比很多读者跃跃欲试、认为“地动山摇的时刻已经到来”,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马上就有大瓜可吃的德性,大伊万反而要再度“唱个反调”:
从目前的情况看,空军对台湾地区实施的行动,应该还属于“战略宣示”的范畴。通过对台湾地区实施有效的战略宣示和战略威慑,威慑台湾地区和其背后的“操盘手”不敢继续迈出那所谓的“关键性一步”,但实质上的行动,大家还要再等等。
总而言之,大伊万认为,所谓的“地动山摇”的时刻,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大家也绝对不能着急,尽量少给上面制造压力。
最后,带大家学习一下《孙子兵法》的开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既然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大家还是谨慎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