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19 15:03:24 | 作者: 产品中心
提到垃圾转运站,你脑海中是否浮现的是脏乱不堪、苍蝇乱舞、气味难闻的画面?然而,这已经是它的旧貌。如今,东莞各镇街的垃圾转运站正在焕然一新:环境整洁、科技智能,站内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未来将有一批垃圾转运站迎来正确的“打开方式”。它们以规范、智能、高效、安全化的水平,支撑城市洁净之美。这不仅标志着垃圾转运站的新蜕变,也是东莞“环卫保洁规范化十条”实施成效的体现。本期,我们带您深入东莞石龙、石排等镇街,一探这些“变身”后的垃圾转运站,感受其智能化、高效化的运作,体验垃圾转运站的新变化。
“我的工作还是很轻松的,站内的大部分的工作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石龙镇青林路转运站,中控室值班人员陈健达正坐在电脑前,通过五台中控电脑和监控画面,熟练地操作着垃圾压缩机。
在转运站内,一辆压缩式垃圾运输车被平稳驶入生活垃圾卸料的平台,停靠在显示绿灯的生活垃圾卸料口前。装垃圾的后箱向后倾斜,垃圾逐渐进入压缩口。从中控室的监控上能够正常的看到,在压缩口间有一道水雾。“这是自动喷洒消毒剂的装置”,当有垃圾倒入卸料口时,这个装置就会自动启动。
车辆离开后,工作人员会迅速对卸料口进行清扫,并拉出一条水管对污渍的地板进行冲洗和清扫。
“智能化转运站,与以前转运站相比,天差地别。”石龙镇青林路转运站环卫人员黄先生说,他是石龙本地人,以前转运站脏乱差、臭气熏天,人人都排斥垃圾转运站,尤其是不愿意自家附近有转运站。而智能化转运站从进站到出站,力求实现垃圾倾倒、压缩、出站全封闭。在压缩环节时,还会做消毒、冲洗、除臭,因此,转运站内基本实现无异味,无污水。“如今,转运站中控室的员工基本可实现不戴口罩。”黄先生也说,转运站每天工作7小时,工作不脏不累,福利待遇还不错,让他很安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转运垃圾的车辆驶入到驶出站内,仅需十分钟就可以完成垃圾倾倒、压缩、消毒、除臭等全过程。此外,为避免存在转运车辆在转运途中出现滴漏污水、散发臭气,站内还配备了全自动抽风送风系统、消杀除臭系统,确保垃圾处理过程实时空气净化,有效控制异味。据石龙镇城管分局环卫组长周剑锋介绍,除了保安岗亭值守和厕所保洁人员,转运站内全部运行工作,基本控制在3人以内即可完成。
另外,中控台上有还有两个红色按钮,一个代表智能高效,一个代表安全保障。中控台操作师傅一旦在垃圾压缩转运当中遇到任何紧急状况,就可按下红色急停按钮。
与石龙一样,石排镇生活垃圾转运中心站也实现机械化配备,但是相比于石龙,石排地域广阔、垃圾量大,晚上的夜市经济比较繁荣,对应产生的垃圾量更大,转运工作的压力也更大。
“我们这个垃圾转运站覆盖了全镇的城市主干道和19个村(社区)的垃圾转运,每天要清理400多吨的垃圾,雨季、果蔬季甚至更多。”石排镇生活垃圾转运中心站经理陈达忠介绍,为避开上班高峰,保障白天道路通畅,确保城市在清晨恢复整洁,石排镇生活垃圾转运中心站则采用“凌晨1-2点发车”的工作模式,规定在早上8点前完成全镇的第一次的垃圾转运处理。
据了解,除石排镇生活垃圾转运中心站,石排镇还有9个垃圾中转站。今年5月,石排镇城管主动对全镇的垃圾转运站进行了走访的调研,也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村)社区的垃圾转运站因为设施建设、设备老旧、排污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存有异味等情况。
石排城管分局环卫组组长林俊敏说:“在垃圾堆里找亮点很难,但怎么去管理就是我们要去做的。”对此,石排城管面对发现的问题也做了石排镇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升级设计的具体方案,方案现在正在申请中。
时来“运”转,是转运站运行的时间规范,也是东莞在环卫保洁规范上的积极进展。观察石龙、石排两处的转运站发现,转运站周围都干净整洁,没有垃圾散落,也无显著异味。不仅垃圾中转站门口无明显垃圾,中转站所在的整个路段也无显著垃圾和明显污渍。
目前,石龙镇和石排镇的垃圾转运站都致力于实现“五无”标准:无污水积存、无垃圾遗撒、无明显异味、无二次污染、无明显污渍。
作为链接垃圾产生源头和末端处置系统的一个结合点,转运站正常高效运转,才能保障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处置、城市干净整洁。转运站智能化的运作以及严格的标准和精细化的操作和管理,既实现了垃圾的高效处理,也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在今年东莞城管推出“环卫保洁十条规范”对转运站管理规范化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标准,最重要的包含:落实专人专职专责管理,每座转运站配置不少于2名专职管理员、站外邻接道路及站内环境整洁,无污水积存、无垃圾遗撒、无明显污渍、无“脏乱差”现象。
转运车辆在站内规定地点有序装卸生活垃圾,避免洒漏垃圾及渗滤液溢出,无二次污染,确保站内除臭、负压、降尘等污染控制设备完好,定时开启。同时,站内无明显异味,站内消防设施良好,无使用明火,管理间与作业车间不混用,功能分区明确、标识清晰、作业人员安全准则规范操作,引导进出车辆、人员安全文明作业,及时冲洗,保持站内卫生。
在走访中,记者意外地发现,即便是严格规范的转运站,也藏着不少文化气息与温馨细节。比如,青林路转运站旁边的口袋公园绿意盎然,健身器材点缀其中,为工人们打造了一个休闲解压的小天地。而中控室门上,小朋友们的感谢卡色彩斑斓,橡皮泥制作的环卫工人像栩栩如生,旁边稚嫩的字体写着:“迎着晨曦出门,忍受严寒酷暑,换来清洁的环境。辛苦了,环境美容师!”
这些卡片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对环卫工人的感谢,更传达了对这份职业的敬意。据周剑锋介绍,这些卡片是环卫工人子女亲手制作的,为转运站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温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