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07 16:26:14 | 作者: 产品中心
在长兴夹浦镇,现在一台喷水织机的“户口”已能卖到1000元左右。而且这种买卖在当地是被鼓励的。
夹浦镇镇长徐诚说,“现在只要大户收购小户100台喷水织机‘户口’,政府就会给予1:1的配额。”由于原来小个体户的机器较为落后,大户一般选择重购新机,这基本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200台新机的增量。当然,这一奖励只针对收购小户的大户们。
其实,早在2014年,夹浦镇就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喷水织机集聚发展的政策意见,在织机配置奖励和淘汰织机资金补助等方面做鼓励,同时鼓励淘汰织机后的散户进行旧厂房拆除,确定喷水织机集聚点入驻条件,推动喷水织机集聚发展,并且选定城北工业区B区、丁甲桥原砖瓦厂和环沉园区三个集聚点,所有集聚区以内的喷水织机企业,污水、中水回用必须按集聚区要求,统一管理。
在浙江长兴县夹浦镇政府的公开栏上,记者看到夹浦党委副书记徐向欣的2016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中有这样一条: 按照“以证管机”,引导全镇织机散户向三个集聚点和大户集聚发展,完成织机集聚1000台。追踪栏中显示,一季度已完成518台集聚。
据了解,当初发证整治的时候夹浦喷水织机散户有2177户,经过压缩,证件流转,截至今年4月初已经减少至1945户,拥有喷水织机26417台。
“加上52户规上企业手上的6659台及54家规下企业的2510台,截至目前(四月初),整个夹浦镇的喷水织机达到35586台(全长兴县约有喷水织机7.2万台)。”
通过这样的形式,包机大户自己发展后就不会包小户了,小户自动会淘汰,进而达到减户减机的效果。
喷水织机集聚发展政策的实施中,夹浦镇政府发现,这样的一个过程相当漫长,而且越做越难。熟悉夹浦的都知道,现在四五十岁的那辈儿人,就是靠喷水织机过日子的。现在不少老百姓家里有10~15台喷水织机,每年能有十几万的收入,日子过得也算滋润,并不肯把手上的喷水织机“户口”转手。
可产业集聚升级,并不能太多包容这种“不情愿”。这些小的家庭作坊装备升级能力弱、产品档次低、管理能力也亟待提高,对于整个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形成重重掣肘。另外,从教育等公共资源来看,若小户无法压缩,那企业工厂就必须招聘外来人员,造成资源紧张。
因此,夹浦镇政府也适当采取了一些合法措施倒逼小户让出织机名额,加快集聚进程。比如,针对一些家庭作坊的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进行依法拆除,征收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开具加工费发票,控制资源用量等。
“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是要对小户‘赶尽杀绝’。”说到这,徐诚算了一笔账,“如果夫妻档经营一个家庭作坊,一年最多也就挣十二三万,可是现在夫妻俩到工厂打工,每个人可以到手6万,不需要过多的担心经营风险,日子过得照样很舒服。”
有人说夹浦镇可能已经错过了喷水织机产业集聚的最佳时机,即便小型散户愿意放开手中的喷水织机名额,集聚的工程也不能那么顺利完成了,缘由是孔有明们所面临的“资源掣肘难摆平”。
孔有明是浙江长兴县夹浦镇吴城村的长丝面料生产大户,也是“包机大户”,他自家名为长兴庆裕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有10台加弹机、300台喷水织机,除此之外,他还在本村和周围村庄包下了500多台散户的喷水织机。可现在这800多台织机,每天织出来的25万米面料,大部分还是中低档产品。
“因为我们不敢!”孔有明说做高端面料的想法,他们不是没有,但因为订单都是分解到被包机的各家庭作坊去做,机器档次不同,产品一致性根本没办法保障。“我们现在购进的喷水织机,最起码都得是5万块钱一台的,可下面散户中有部分还是盛泽原来淘汰下来的老旧机器。”
在长兴,像孔有明这样的包机户有五六十家,他们都面临着因土地资源有限而造成的无可奈何。
喷水织机头上一直有顶“污纱帽”,这也是夹浦镇一直严控喷水织机增长的原因之一。
据说前些年的河道由于污染,根本看不到河水,水面上漂着一层油,冬天划一根火柴,都能烧着一大片。现在的河道已经全部清淤,喷水织机也集中纳管,情况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可由于夹浦镇很早开始就家家户户搞喷水织机,污水处理管网长达600度公里。在夹浦,每挖一个地方都会碰到污水管网。夹浦每天产生的10.4万吨污水,渗透到地下污水量也不少。向大户集聚,也是想有效集中纳管,解决这一问题。
近两年来,夹浦镇对全镇所有的喷水织机全面整治提升,改造提标了1个污水处理厂和7个中水回用站的建设,日解决能力12万吨,共改造总管100.1公里,管网上岸48.2公里,纺织企业厂容厂貌焕然一新,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中水回用率达到97%以上,真正的完成了“站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机”的全覆盖、全处理模式。
在与当地厂家沟通的过程中,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对污水处理的重视。“不敢啊!乱排污水肯定被关停!”如此看来,严惩还是有效的。现在,不少村委会或者村民自己已经建立起了污水处理厂。“现在我们经过处理后的水,都是可以直接浇地的!”当地村民的顾忌已经少多了。
尽管前路漫漫,但夹浦镇喷水织机集聚仍需摸索中前进。毕竟,集聚才有能量去升级,去打造核心区位优势。
夹浦以后的纺织产业到底会怎样发展?怎么样才可以有更好的吸引力?这样一些问题,企业在问,政府也在思考。
夹浦镇是长兴县纺织产业的发源地,纺织产量占据全县50%左右,其中织造优势尤为明显,是全国家纺面料、服装辅料、窗帘布主要供应地之一,年产各类织物近30亿米,化纤丝近20万吨,印染布近13亿米。
2015年,在夹浦镇的380家企业中,纺织类(含印染)就有332家,占90%;纺织产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90亿元,占全镇的92%,其中纺织类规上完成产值157.5亿元,占全镇规上的91%;出售的收益完成280亿元,占全镇出售的收益的93%,其中纺织类规上完成出售的收益148.9亿元,占全镇规上的92%。
前不久,徐诚带着夹浦“江南布艺小镇”的策划来到了北京,和中国长丝织造、印染、产业用、家纺等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
记者在策划书中看到,夹浦镇的产业规划目标被定为:中国化纤面料精品基地、长三角轻纺时尚交易区及环太湖文化创意先行区,要坚持强、新、特,让夹浦到2018年总产值从290亿提高到400亿。
沟通下来,徐诚认为最近阶段还是做精品化纤面料是最拿得出手的方向。据了解,2015年夹浦镇织造业工业产值完成了150.7亿元,占纺织产业的51.9%,以此为基础,夹浦的胜算更大一些。
浙江省长兴县经信委副主任陈立新认为:首先要拓展长丝织造面料的应用领域。“现在夹浦其实是做家纺面料,但服装面料、军用面料、箱包面料等化纤长丝也能完成的,不能把路子越走越窄。”
其次,要鼓励企业往终端产品延伸。“比如家纺四件套,要做和南通差别化的,不能同质化;另外,产业用的终端产业也很值得开发,比如盛发做的军用迷彩服、帐篷等等前景就很好,可以延伸到户外终端产品。”第三,要提高织造能力。
夹浦镇位于太湖西南岸,居浙江最北部,与江苏省宜兴市相接。镇域面积69平方公里,下设13个行政村,有农户8933户,非流动人口2.75万人,在册外来人口9670人。镇域社会治安稳定,民风淳朴,曾先后获得全国千强镇、省级文明镇、省级卫生镇、省级生态镇、省级教育强镇、省东海文化明珠、省体育强镇等荣誉称号。
夹浦纺织产业历史悠远长久,规模较大,占全镇经济总量的90%以上,总体规模位居全县第一,已基本形成从化纤加工业、织造业、印染后整理到家纺成品生产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其中织造和印染尤为突出,全县50%以上的织造能力在夹浦,全县13家印染企业中有11家在夹浦。是全国家纺面料、服装辅料、窗帘布主要供应地之一,年产各类织物近30亿米,化纤丝近20万吨,印染布近13亿米。
目前全镇共有纺织规上企业85家,2013年,实现规上产值118亿元,占全镇规上工业产值的90%,同比增长29.7%;实现出售的收益110亿元,占全镇规上销售收入的90%,同比增长27.9%。今年1-9月份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3.3亿元,同比增长25.7%。
纺织业从2006年的规上产值10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118亿元,年均上涨的速度保持在35.5%以上,纺织设备总量从06年的8000台发展到2013年的3.6多万台。
经过数年来的发展,夹浦纺织涌现出了一批重点企业、集聚了一批先进装备和特色产品,纺织产业园区功能齐全,发展趋势明确。
重点企业、项目。重点企业有盛发印染、纳尼亚股份、青松纺织、科艺化纤、泉能纺织、振龙纺织等纺织企业,2013年亿千企业达40家。重点纺织项目有凯瑞博纺织、金诺纺织、绿蒙纺织、盛发家纺等一批重大核心建设项目。
主要装备、产品。全镇共拥有各类纺织机械3.6万多台(套)。其中化纤加工设施加弹机、整经826台,喷水织机34761台,喷气织机28台,经编机133台,无纺布生产线台,磨毛机、压花压光等后整理设备123台,印染设备493台(套),缝纽机300台。基本的产品有磨毛布、春亚纺、伞面绸、里子布、交织棉、五枚段、金光绒,丝光绒、浴帘布、遮光布、拉毛绒、麂皮绒、TR罗马布、针织平纹布、箱包布、家纺用品等50多个品种。有省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10个。
纺织产业园区。以打造“浙北现代纺织产业园”为总目标,合理规划拓展工业平台,全镇4个工业平台,环沉纺织园区、城北工业园区、滨湖园区和月明工业功能区总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近年来配套设施加强完善,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产业配套进一步健全,镇内现有日处理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2万吨印染行业废水预处理1座和7座中水回用站。
产业发展趋势。按照“建链、延链、补链”思路,做优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价值链;做强企业,加快技改提升,鼓励企业重组联合,引导规模集聚发展,做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做响产品,提升纺织产品档次,提升产品附加值,打响夹浦地区标志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