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11 21:40:25 | 作者: 乐鱼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1月16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常设展示厅迎来一批远道而来的好朋友:出席“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的东盟国家市长们。他们边听边看,进一步探索了东博会、峰会发展历史和合作成果,还在展示厅内拍照留念,留下友谊的见证。
2004年,首届东博会举办并永久落户南宁,逐步搭建起推动中国—东盟双方深化政治互信、扩大合作领域、促进全方位交流的“南宁渠道”,唱响了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主旋律。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南宁市坚持跨境产业融合发展与“向海图强”双向发力,逐步扩大“南宁渠道”影响力,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谱写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临近春节,在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排排绿色的“铁甲军团”威风凛凛、整装待发,这是美斯达的“王牌产品”——移动破碎筛分机械设备,“公司2025年出口的第一单产品将发往德国。”该公司董事长黄康华兴奋地说,他对公司新一年的发展充满期待。
从2010年首次参展东博会即卖出第一台机械装备,到如今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国内出货量最多的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制造商,美斯达一路走来见证了东博会平台效应的日益扩大、“南宁渠道”的提档升级,也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寻觅了更多商机。
东博会就像一座桥,将中国与东盟乃至世界紧密相连,在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为海外企业“走进来”搭建通道。这“迎来送往”之间,东博会走过了“黄金十年”“钻石十年”,迈向了“镶钻成冠”新阶段,慢慢的变多“双向奔赴”的精彩故事正在上演——
走过了20多年的岁月,东博会已从服务中国—东盟货物、服务贸易,逐步向推动双边绿色低碳、数字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新兴起的产业交流合作发展,在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助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顺利启航、深化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一项项成果便是有力的佐证:第21届东博会展览规模创下新高,东盟国家展览规模在国内所有国际性展会中继续保持最高;签下了一批“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特色农产品和重要矿产进口、大宗商品交易等贸易大单或协议;集中签约项目109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93个。
新一届东博会将乘风而起,推出更多新措施、呈现更多新亮点,将首设新质生产力专馆、蓝色经济展区、广西优势特色产业专馆,着力扩大东博会“朋友圈”,推动“南宁渠道”不断拓宽通畅、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延伸、带动作用不断发挥,绽放出绚烂多彩的合作共赢之花。
第21届东博会期间,南宁市举办一系列经贸活动,组织企业客商分批参加文莱、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等东盟国家推介交流活动,邀请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等国家的地方政府代表团来邕参观、出席活动,推动了一些重点项目和标志性项目成功签约。
南宁市通过举办重点项目签约仪式、2024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暨“一带一路”友好城市交流大会等多个场次的推介会、专题活动,共签约投资(合作)项目46个,其中在2024南宁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额202.53亿元;在2024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暨“一带一路”南宁友好城市交流大会签约经贸合作项目22个,对内对外投资额218.68亿元、预计贸易额超200亿元。南宁市与泰国正大集团达成了逐步推动重点项目和更多产业链落户的共识;皇氏乳业、申龙汽车、泰克半导体、美斯达工程机械设备、润建、爱生生命科技等南宁重点企业在会展中心展馆参展;全市商品(产品)购销合同成交金额220亿元。
参观交流、招商推介、寻觅商机、开拓市场……东博会慢慢的变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客商之间、政府与商界之间、双方政府高层之间开展经贸合作的绝佳平台,慢慢的变多企业通过东博会、通过南宁展示成果。南宁市充分用好盛会优势,强化经贸交流合作,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邀请参展商、企业来邕考察,挖掘投资贸易机会。如今,往来南宁的国内外客商慢慢的变多,入驻南宁的全球企业持续不断的增加。“南宁渠道”的持续升级让国内外客商看到了无限商机。
依托东博会平台,南宁积极招引国内外企业项目,积累了丰厚的产业“家底”:近5年来,南宁与德国、韩国、巴西、新加坡、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达成合作项目22个。其中,与东盟国家合作项目19个,合作领域包括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着眼打造产业贸易聚集区、着眼产业融合发展,面向东盟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有效促进东盟投资与贸易往来,南宁市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目前,广西巨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瑞泰精密(南宁)科技有限公司、鑫玖林业有限公司、天丝红牛(广西)饮料有限公司、南宁宜家家居有限公司、沃尔玛(广西)百货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外资企业在南宁投资发展,南宁的东博会“朋友圈”不断扩容。
近日,在南宁贝联特种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批批电子科技类产品精密模具配件走下生产线,销往全球各地。“这里生产的精密元器件90%用于出口,我们主要的合作客户是索尼、松下、思科等世界500强企业。”公司CEO黄大文表示,公司的大部分产品直接出口欧美国家及东南亚等超20个国家和地区。
贝联南宁工厂落户南宁,看中的正是面向东盟的开放优势。“我们的产品虽然面向全球出口,但以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为主要目的地,东南亚区域的客户占比约40%,落户南宁为我们依托区位、政策等优势,大胆‘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们衔接东盟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黄大文说。
东博会的举办,以及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诸多国家战略的叠加,让企业客商通过“南宁渠道”开展经贸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宽,许多企业正依托南宁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政策集聚优势,探索“出海”发展新路径,加速“走出去”。
“南宁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门户城市之一。区位优势为企业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交流平台,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东盟市场。”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林峰说。这家本土动画创作公司的《海豚帮帮号》《音乐公主爱美莉》等优质动画IP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南宁企业成功“出海”“闯海”的典型代表。
从精密器件到动画产品,从工业生产到文化产业,如今,慢慢的变多企业选择落户南宁,并依托南宁加速拓展东盟市场。以此为契机,南宁积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跨境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南宁片区建设,着力打通开放型经济发展“任督二脉”。
数据显示,2024年南宁市新签引进5000万元项目308个,其中工业项目214个;新签区外项目178个;新引进强优企业22家,引进数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比亚迪、太阳纸业、多氟多、泰克、华芯振邦等一批又一批国内企业把跨境产业链布局到南宁,依托首府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渠道优势、政策优势,与东盟国家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更大价值。